或者人們都覺得背包客好像與生俱來就具備某些特質,例如不怕跟陌生天聊天、喜歡冒險、在哪裡都睡得著...總之他們就有數不盡的共通點。
但當一個人一開始拿起背包遊世界時就真的具備所有能力嗎?或許真的有,但沒有的話卻不代表你不可以成為背包客。對,我就是其中一個不是一開始就理解背包遊真諦的人。
四海之內皆兄弟?
朋友圈內總是最多說話,即使遇到新朋友也可以很快混熟。但這些都是基於在自己的comfort zone內進行:說著自己最熟練的語言、混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、傍著跟自己一樣膚色種族的人。這裡情況下結交新朋友是最舒服,根本沒什麼好怕。
但人在異地,說著自己不是最流利的語言,也不知道如何打開話題,更加不知怎去融入已經存在的多種族圈子內,當下你只知道自己的心正撲通撲通著。
朋友圈內總是最多說話,即使遇到新朋友也可以很快混熟。但這些都是基於在自己的comfort zone內進行:說著自己最熟練的語言、混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、傍著跟自己一樣膚色種族的人。這裡情況下結交新朋友是最舒服,根本沒什麼好怕。
但人在異地,說著自己不是最流利的語言,也不知道如何打開話題,更加不知怎去融入已經存在的多種族圈子內,當下你只知道自己的心正撲通撲通著。
「我該說點什麼?」
坦白說,第一次獨自去遊時,我並不是結識到很多的朋友,也不太懂怎去跟陌生人打開話題。但旅行有著第一次便會出現第二、三、N次。逐漸地,你開始不怕跟別人說話,也知道其實要打開話題只需說句”HI”就可以,再加個微笑大家就是朋友。然後,你的朋友圈就真的變成了五湖四海,再也不怕先講第一句HI。
浪遊天下?
也許你又會覺得背包客做事都沒有什麼譜,喜歡去哪就去哪,更不會預先計劃好自己的行程。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背包走到歐洲時,我一早計劃好哪一天去看哪一個景點,這晚應睡在這一間青年旅社,總之照著action plan行事就好。
又就因為當初已預先訂好所有東西和行程,即使去到自己真的喜歡的地方,也不能待多一晚,確實有點沮喪...
也許你又會覺得背包客做事都沒有什麼譜,喜歡去哪就去哪,更不會預先計劃好自己的行程。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背包走到歐洲時,我一早計劃好哪一天去看哪一個景點,這晚應睡在這一間青年旅社,總之照著action plan行事就好。
又就因為當初已預先訂好所有東西和行程,即使去到自己真的喜歡的地方,也不能待多一晚,確實有點沮喪...
然後?你開始明白什麼叫「見步行步」和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。不再會預先計劃好整個行程,去到哪就玩到哪;今晚先找明晚睡的地方,再想下一站應該去哪兒;愛上一個地方?沒關係,真待多一晚吧;怎麼前往下一個目的地?不用怕,總有方法去到,問問人就可以。
最後又終於明白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。
寫意人生?
很多香港人去旅行總有著一個小毛病,就是要把一天都塞滿行程,生怕浪費時間。無他,我們都被灌輸到時間就是金錢,加上香港人都沒有太多的假期,去旅行時當然想爭取每一分每一秒,好好善用。
很多香港人去旅行總有著一個小毛病,就是要把一天都塞滿行程,生怕浪費時間。無他,我們都被灌輸到時間就是金錢,加上香港人都沒有太多的假期,去旅行時當然想爭取每一分每一秒,好好善用。
旅行好像比上班更累。然後,你開始會想,旅行真的有必要走遍所有景點,有需要令自己行到喘不過氣?
開始放慢自己的腳步與思緒,拿本書呆在咖啡店內或沙灘上,數小時就這樣過去。沒去過著名的景點?哈哈,不要緊,我更享受靜靜地坐在一旁看看當地人生活,又或者跟他們聊聊天,也很滿足。
慢慢地,你會發現自己的旅行模式好像變得不一樣,膽子也比從前大了。不太怕晚上出外,不再擔心迷路或看不懂地圖...還有很多很多的不一樣。
總覺得人的潛能是無可限量,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得多遠,也不會知道原來自己可以應付得到從未做過的事。當你發現了之後,原來路真的靠自己走出來。
又也許背包遊吸引之處,就是因為每次踏出去後,除了看到更多動人的風景外,就是每次發現自己更多,看到自己新的一面。而且每次遇上新的背包客,都有可能從他的身上找到更多讓自己驚奇的特質,甚至啟發自己。
唔,到底背包遊的真諦或者條件是什麼?我答不上,至少每個人的定義也不同。再者每次旅行回來後也許你更享受新的模式,更不需跟著別人去走,總之自己享受就好了。不過至少我肯定,每個人都可以拿起背包,尋找屬於自己一套的背包遊,成為自己心中的背包客。
天生不天生,具備不具備,管他吧!重點是肯踏出第一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